日本民間故事研究宗師───柳田國男
林佳慧
要研究日本的民間故事,必須先認識柳田國男這位學者。柳田國男( 1875年7月31日 - 1962年8月8日 )是日本首位將民間故事當作學術研究對象的學者,也是日本從事民俗學田野調查的第一人。
二次大戰後,柳田國男喚起大眾對民俗學的注意,將民俗學從一門不受眾人注目的工作,變成一門值得去一窺究竟的學問殿堂。柳田透過民俗學的考察,進行民間文學、口承文學研究,一生發表論文無數,於1951年獲得日本國家文化勳章,並被人尊稱為「日本民俗學之父」。
台灣也有關於柳田國男的介紹文獻,只是往往將柳田國男歸類為日本妖怪民俗學者,但是這並不是很貼切。柳田所以能成為日本民俗學之父、眾人景仰的宗師,其學問成就,是不止侷限在妖怪研究的。是故,筆者將在這篇文章中,帶領讀者,重新認識這位宗師的學問,及其受人景仰的精神所在。
開啟日本民間故事研究之路
柳田國男於1900年(明治33年)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,即進入農商務省(相當於台灣的行政院農委會),處理農政業務。1910年(明治43年),在日本東北岩手縣遠野鄉,把從文學青年佐々木喜善那裏聽到的當地神話、傳說以及民間故事,編纂成<<遠野物語>>一書。這本書共收錄了119篇遠野鄉的故事,包括<天狗>、<河童>、<座敷童子>,以及<雪女>等故事,被視為是民俗學的創始書。
柳田為了深入研究民俗學,曾組成鄉土會,到全國各地收集方言民間故事、民間傳承,進行考據,確立民俗學的學術研究。柳田的代表作品有研究地方方言的<<蝸牛考>>(1930,昭和5年)、考據民間故事的<<桃太郎的誕生>>(1933,昭和8年)、探討民間故事傳播的<<海上的路>>(1961,昭和36年),以及個人全集(全31卷)等龐大著作。
柳田一方面從事民俗學的工作,一方面也培育了許多民俗學的人才。如上文所提到的佐佐木喜善,就是在柳田的指導下,廣泛收集流傳各地的故事,而編纂了<<聽耳草紙>>(1931)等書,收錄了許多代表日本的民間故事,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。因此,佐佐木被譽為「日本的格林」。
國學研究的雄心與悲天憫人胸懷
爲何柳田會從事民俗學的工作呢?關於這點,可以從他的著作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。柳田在<<鄉土生活的研究法>>一書曾提到,他原想專攻農民史,因為一直很關心農村的景況,很希冀能幫助農民解決生活上的苦痛。然而,身為一個學生,他對於無法貢獻自己的力量感到恥辱。
為了能真正幫助農民,柳田開始收集整理材料,進行考察,希望能從中得到結論。他從農村的教育、道德感、離村等問題進行研究,然而,比起這些問題,最令他最悲痛的是,「為何農民逃脫不出貧困的這個基本問題」。柳田認為,農民生活中保有許多古老的信仰,這些信仰可能保存在口傳的民間故事或傳說中。或許從這些口傳故事之中,可以找到一些答案,讓人更加了解農民生活的精神。他認為,這就像是一門藝術、一門學問,是一門「國學」---一個屬於這個國家的學問。
柳田曾說道,即使當時人不覺得這樣的學問研究是重要或是需要的,並不代表以後就不需要。他要著手做的事情,不只是爲以後想要在這一方面找答案的學者鋪路,也是為了以後國家在施政上的可能需要,所做的前置調查。他也感慨一些研究鄉土史的研究者,只把研究當作是個人成果,從未深切感受農民爲何在生活上如此貧困,以及思考如何去幫助他們等問題,將自己置身度外。
看到柳田從事鄉土研究的雄心與胸懷後,也不禁讓人省思,當我們在從事鄉土調查研究時,是否也能有同樣深切的關懷呢?
宏觀的民間故事比較研究
柳田的成就並非只是在日本國內,也延伸到國外。他精通多國語言,在研究上廣泛注意並收集國外學者們的研究資料,他醉心歐洲浪漫主義文學,特別透過德國浪漫主義詩人海涅<<流亡中的神們>>(1853)的作品,建構出被基督教放逐的古老神祇的體系圖,透過這些民間故事以及傳說故事,復原出德國原有的民間信仰及民族意識。他也相信,可透過日本民間故事去復原出古有的信仰。
柳田過世後,所有藏書都捐贈成城大學,該大學因此邀集深諳外文的學者組成研究會,仔細研讀柳田所有藏書,並發表了厚達458頁的研究成果:<<柳田國男與歐洲:口承文藝的東與西>>。此書中提到,柳田藏書除了本國語的日文書籍外,還有英文、德文、法文以及義大利文等;柳田不但都仔細讀過,有些書還讀過兩次以上,書上也加注了閱讀眉批。
學者小澤俊夫(1930~)曾寫到,大學時代進行研究時,查遍全國,發現只有柳田成立的「常民文化研究所」,藏有他迫切需要的資料,於是登門拜訪。當時,研究所坐著一些看似比研究所學生還要再年長的學生,後來知道這群人都是在日本學術界很有名的學者。
據說,當時學生們曾向柳田請求在著書上簽名,但是柳田說道:「我的書裡已經印有我的名字,我不在自己的書裡簽名。」而拒絕了。當小澤在柳田的研究所裡找到了所需資料,並花了許多時間用手謄寫完畢時,那些學生早已離去。小澤準備要向柳田道謝離去時,柳田叫住他,詢問了他正在進行的德國民間故事的研究狀況,並一一記錄下來。之後,柳田主動贈與小澤一本著作並附上簽名。柳田說道:「你願意從事民間故事的比較研究,我就爲你簽名吧!」這讓小澤又驚又喜。
從這點可以看出,柳田的民間故事研究視野是寬廣的,認為將國外的民間故事與國內的故事互做比較同樣重要。在比較研究中,如懂精通多國外語的柳田一般,能擁有外語能力是很重要。並且柳田不閉門造車,不以自身領域的學問為滿足,還跳出個別研究領域的方框,以更寬廣視野看待其他研究領域,互做切磋,而其所得的研究成就也更宏觀。這是值得我們研究者深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