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海峽兩岸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議程
主辦單位:南亞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、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、中國口傳文學學會
指導單位: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、行政院臺灣原住民族委員會、教育部、中華基金管理會
100年12月17日(星期六) | ||||||||
08:30-09:00 | 報到 | |||||||
09:00-09:20 | 開幕式: 王春源 南亞技術學院校長 金榮華 中國口傳文學學會名譽理事長 | |||||||
09:20-10:10 | 專題演講: 金榮華 中國口傳文學學會名譽理事長 | |||||||
10:10-10:30 | 茶敘 | |||||||
10:30-12:00 (第一場A) | 主持人 | 發表人 | 討論人 | 論文題目 | ||||
蔡泰山 | 許端容 林登順 彭衍綸 | 林繼富 許端容 劉淑爾 | 梁祝民間故事第三者形象研究 台灣台南地區外籍配偶之民間故事初探 臺灣地區1990年後田野調查采錄的白賊七故事考察 | |||||
10:30-12:00 (第一場B) | 傅錫壬 | 陳益源 陳妙如 蔡蕙如 | 江 帆 傅錫壬 陳益源 | 林火才故事講述的價值 「龍宮得寶或娶妻」故事之淵源與流變 《民俗台灣》中的民間文學觀念之研究─以民間故事的整理為例 | ||||
12:00-13:00 | 午餐 | |||||||
13:00- 15:00 (第二場A) | 主持人 | 發表人 | 討論人 | 論文題目 | ||||
金榮華 | 李 璘 劉曉路 李亞沙 王益章 | 金榮華 李 璘 劉秀美 陳桂雲 | 百年時尚看歌謠—以甘肅岷縣為例 一份珍貴的民間文學遺產—劉半農1934年綏遠調查成果之《北方民歌集》簡介 中國新階段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政策與實務 赫哲族薩滿舞藝術探析 | |||||
13:00- 15:00 (第二場B) | 高莉芬 | 鹿憶鹿 林繼富 鍾進文 劉志文 | 高莉芬 鍾宗憲 林登順 陳妙如 | 「貫胸」---遠國異人圖俗考 誰的盤瓠廟—麻陽漫水村盤瓠廟的歸屬討論 裕固族社會組織民俗中的興建家譜現象探析 論傳統節日與神明崇拜的關係—以廣東地區為例 | ||||
15:00-15:30 | 茶敘 | |||||||
15:30-17:00 (第三場A) | 主持人 | 發表人 | 討論人 | 論文題目 | ||||
王國良 | 沈慶利 鄭慈宏 周佩芳 | 王國良 蔡泰山 沈慶利 | 民間文學視野裡的當代中國大陸新民謠 工諺研究 從圖文並呈形式看奚淞作品集的民間性 | |||||
15:30-17:00 (第三場B) | 陳錦釗 | 陳崗龍 江 帆 陳美玲 | 鹿憶鹿 楊振良 唐蕙韻 | 論東方連環串插式故事 滿族說部的類型化敘事 中國民間故事中「雇傭關係」之探討 | ||||
100年12月18日(星期日) |
| |||||||
08:30-09:00 | 報到 |
| ||||||
09:00- 10:30 (第四場A) | 主持人 | 發表人 | 討論人 | 論文題目 |
| |||
林明德 | 蔡泰山 蔡豐明 洪淑苓 | 蔡豐明 曾子良 林明德 | 析論媽祖文化信俗之研究 東南沿海地區的海洋崇拜與祭海儀式 民俗研究與文化傳承─論莊松林的臺灣民俗研究與貢獻 |
| ||||
09:00- 10:30 (第四場B) | 鍾 愛 | 劉麗卿 林彥如 徐淑雯 | 謝明勳 陳崗龍 彭衍綸 | 感應與災異:論清代臺灣地震與民變之民俗徵兆 「水泡為證報冤仇」故事試探 「異母兄弟和炒過的種子」故事試探 |
| |||
10:30-11:00 |